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萍踪浪迹
释义

萍踪浪迹

píng zōng làng jì
成语解释:
象浮萍、波浪一般的无定。比喻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所。
成语出处:
明 徐霖《绣襦记》:“相公这样人家,萍踪浪迹,你那里去寻他?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
成语结构:
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漂泊不定、飘蓬断梗
反义词:
安营扎寨 »、安居乐业
成语例子:
只是此人不是本国之人,萍踪浪迹。(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)

词语分开解释

萍踪 : 比喻如浮萍漂流,行踪无定:萍踪浪迹|漂转叹萍踪。
浪迹 : 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处:~江湖ㄧ~天涯。

萍踪浪迹是什么意思

(1) 像浮萍在水中,飘泊不定。比喻行踪无定

相公这样人家,萍踪浪迹,你那里去寻他?——明· 徐霖《绣襦记》

(2) 亦作“萍踪梗迹”

国语辞典

萍随水流,踪迹难料。比喻人四处飘泊,行踪不定。明.杨柔胜《玉环记.第一四出》:「萍踪浪迹,此生无所依。」《红楼梦.第四七回》:「你又不大在家,知道你天天萍踪浪迹,没个一定的去处。」也作「萍踪靡定」、「萍踪浪影」、「萍踪梗迹」。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6657条成语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故事及用法解析,是成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1997-2024 Mahpr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5 21:45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