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胯下蒲伏
释义

胯下蒲伏

kuà xià pú fú
成语解释:
蒲伏:通“匍伏”,指伏地爬行。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
成语出处:
宋 秦观《人材》:“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。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同“胯下之辱”
成语结构:
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胯下之辱

词语分开解释

胯下 : 1.指汉韩信受辱胯下之事。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"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﹐曰:'若虽长大﹐好带刀剑﹐中情怯耳。'众辱之曰:'信能死﹐刺我;不能死﹐出我袴下。'于是信孰视之﹐俯出褲下﹐蒲伏。一市皆笑信﹐以为怯。"裴骃集解引徐广曰:"袴﹐一作'胯'。胯﹐股也。"后用以为典。
蒲伏 : 1.犹匍匐。伏地而行。

胯下蒲伏是什么意思

指汉·韩信少时曾被迫在淮阴少年双胯之间爬行受辱之事。蒲伏,同“[[匍伏]]”。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6657条成语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故事及用法解析,是成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1997-2024 Mahpr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5 10:36: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