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
词典首页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成语
放辟邪侈
释义
放辟邪侈
fàng pì xié chǐ
成语解释:
放、侈:放纵;辟、邪:不正派,不正当。指肆意作恶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苟无恒心,放辟邪侈,无不为己。”
感情色彩:
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: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肆意作恶
成语结构:
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为非作歹 »、肆无忌惮 »、放僻邪侈
成语例子:
然而民不知义,复迫困穷,放辟邪侈而入于罪者,非陛下陷之乎?(宋 程颐《上仁宗皇帝书》)
词语分开解释
邪侈
: 1.亦作"邪哆"。 2.放佚不正的行为。
放辟邪侈是什么意思
肆意为非作歹。
亦作:[[放僻邪侈]]
随便看
事不过三
厉精更始
心安神泰
郁郁累累
置若罔闻
支分节解
层出迭见
枝附叶着
分星掰两
簇锦团花
平平整整
白日梦
致远任重
走马灯
杞梓之林
贼心不死
守正不回
沐猴而冠
岁月如流
丛轻折轴
遏密八音
蹄闲三寻
通才硕学
钩元提要
赴火蹈刃
成语词典包含56657条成语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故事及用法解析,是成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
Copyright © 1997-2024 Mahpr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6 3:27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