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
词典首页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成语
弃同即异
释义
弃同即异
qì tóng jí yì
成语解释:
①谓抛弃同姓同族而亲近异姓异族。②丢掉共同之说而接近新奇之说。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吉也闻之,弃同即异,是谓离德。”
常用程度:
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等
成语结构:
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成语例子:
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史传》:“传闻而欲伟其事,录远而欲详其迹,于是弃同即异,穿凿傍说,旧史所无,我书则传。”
弃同即异是什么意思
1.谓抛弃同姓同族而亲近异姓异族。 2.丢掉共同之说而接近新奇之说。
随便看
损兵折将
民穷财尽
彗泛画涂
面有难色
有作其芒
忍俊不禁
秋风过耳
嗟悔无及
日引月长
闻风而起
日出三竿
对床风雨
悯时病俗
宿学旧儒
说好嫌歹
贞节牌坊
燕岱之石
莫可名状
做神做鬼
口多食寡
鼓鼓囊囊
出奴入主
不可一世
泓峥萧瑟
敝鼓丧豚
成语词典包含56657条成语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故事及用法解析,是成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
Copyright © 1997-2024 Mahpr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6 0:53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