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牛头马面
释义

牛头马面

niú tóu mǎ miàn
成语解释:
佛家语;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;一个头像牛;一个面像马。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。
成语出处:
《楞严经》:“牛头狱卒,马头罗刹,手执枪矟,驱入城门。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成语结构:
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近义词:
牛鬼蛇神 »、妖魔鬼怪
成语例子:
只是近来常常在梦中,或是在将醒未醒之顷,一阵悚然,从前所怕的牛头马面,都积压了来,都聚围了来。(冰心《山中杂记—遥寄小朋友》)

牛头马面是什么意思

指在迷信传说中,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,一个长着牛头,一个长着马头,比喻不好看

国语辞典

神话传说地狱中的鬼卒。《喻世明言.卷三二.游酆都胡母迪吟诗》:「阶下侍立百余人,有牛头马面,长喙朱发,狰狞可畏。」

牛头马面的网络解释

牛头马面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勾魂使者的形象。据《铁城泥犁经》说:阿傍为人时,因不孝父母,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,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。有资料说佛教最初只有牛头,传入中国时,由于中国民间最讲对称、成双,才又配上了马面。但也有资料说马面也称马面罗刹,同样来自佛家。但本人在查阅资料中,并未发现印度神话中有马面作为冥府差役的说法。密宗中到是有“马面明王”的形象,但那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位大神,相传是观音菩萨的化身,和冥府差役相距甚远。

牛头马面之说在中国民间流传,后被道教吸收,并充当了阎罗王及判官的下属。在佛寺很少见到牛头马面,反而常见于属于道教的城隍庙、东岳庙、阎王庙等。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6657条成语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故事及用法解析,是成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1997-2024 Mahpr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5 7:50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