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词语 | 姿态 | 
| 释义 | 
		姿态的近义词
				
					模样
					(mú yàng)
					:
				
				1.谓描摹形状情态。
			 
      			
				
					容貌
					(róng mào)
					:
				
				1.容颜相貌。
2.指可以修饰容貌威仪的装饰品。如玄纁玑组﹑羽毛齿革之类。《左传.宣公十四年》:"朝而献功,于是有容貌彩章,嘉淑而有加货。"杨伯峻注:"容貌﹑彩章等亦均是小国所献大国之物……容貌﹑彩章者,盖指玄纁玑组﹑羽毛齿革诸物,皆所以充衣服﹑旌旗之装饰者。"一说,指威仪容颜。见杜预注。
3.犹样式。
			 
      			
				
					神态
					(shén tài)
					:
				
				1.犹仙姿。神的容态。
2.神情态度。
3.神貌姿态。
			 
      			
				
					神情
					(shén qíng)
					:
				
				神色,表情:神情恍惚|看到她安详的神情,心也就放了下来。
			 
      			
				
					形状
					(xíng zhuàng)
					:
				
				①物体通过面或线条组合而呈现的外表:葫芦峪因两山中间像葫芦而得名。
②行为;样子:寄言纨裤与膏粱:莫效此儿形状!
			 
      			
				
					样子
					(yàng zi)
					:
				
				1.供人效法﹑模仿的榜样和式样。
2.情形,形势。
3.人的模样或神情。
4.事物所呈现的景象,状态。
5.形状。
6.表示约略情况。
			 
      			
				
					式样
					(shì yàng)
					:
				
				1.格式;样子﹐形状。
			 
      			
				
					状貌
					(zhuàng mào)
					:
				
				1.亦作"状皃"。
2.相貌,容貌。
3.外貌;形状。
4.描摹;描绘。
			 
      			
				
					姿势
					(zī shì)
					:
				
				1.身体呈现的样子。
2.状态和形势。
			 
          姿态释义①体态;姿势:姿态美丽。 (1) [posture;carriage;gesture]∶容貌神态 (1).神情举止;容貌体态。 三国  魏  阮籍 《咏怀》之五五:“委曲周旋仪,姿态愁我肠。” 晋  王嘉 《拾遗记·晋时事》:“ 石季伦 爱婢名 翔凤 ……无有比其容貌,特以姿态见美。” 南朝  梁  吴均 《三妇艳诗》:“少妇多姿态,含笑逼清卮。”《清平山堂话本·风月瑞仙亭》:“聪慧过人,姿态出众。” 丁西林 《一只马蜂》:“姿态美丽,面目富有表情,服装精致。”  | 
	
| 随便看 | 
近义词同义词在线查询词典包含25674条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近义词、反义词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