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自厝同异
释义

自厝同异

zì cuò tóng yì
成语解释:
指自找矛盾,互相不和。
成语出处:
《宋书 沈攸之传》:“卿忘廉、蔺、寇、贾之事邪?吾本以济国活家,岂计彼此之升降。且我能下彼,彼必不能下我,共济艰难,岂可自厝同异。”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结构:
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
词语分开解释

同异 : 1.战国时名家惠施提出的名辩论题,认为事物中存在小同异和大同异两种。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认识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,这种认识上的同或异,为小同异;而万物具有完全相同的一面,即都离不开存亡变化,又有完全相异的一面,即各自的变化又不一样,此为大同异。 2.相同与不同。 3.指同于世与不同于世;同于己与不同于己。 4.谓差异,不同。 5.异议。亦指立异议。 6.引申指有异志,叛乱。 7.指异于己的观点﹑见解。

自厝同异是什么意思

谓自找矛盾﹐互相不和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6657条成语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故事及用法解析,是成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1997-2024 Mahpr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5 19:54:02